从中医理论来看,阴茎癌属于“肾岩”“翻花疮”等范畴,其症状表现与正气亏虚、邪毒积聚密切相关。初期可见阴茎局部出现丘疹、结节或溃疡,质地坚硬,边缘隆起,伴有瘙痒或轻微疼痛,此为湿热毒邪侵袭,阻滞经络所致。随着病情发展,肿物逐渐增大,表面可出现糜烂、渗液,甚至破溃出血,气味腥臭,犹如腐肉,这是邪毒深入,气血瘀滞,血肉腐败的表现。
若邪毒进一步蔓延,侵犯尿道,可出现排尿困难、尿线变细或尿流分叉,严重时可致尿潴留,此为湿热下注,阻塞水道之象。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,按之坚硬,推之不移,这是毒邪旁窜,痰瘀互结的证候。全身症状方面,晚期患者多表现为形体消瘦、面色晦暗、神疲乏力、腰膝酸软等,此乃正气耗竭,脾肾两虚之证。
中医强调辨证论治,根据症状差异可分为湿热下注、火毒炽盛、正虚邪恋等不同证型。湿热下注者可见局部红肿、渗液腥臭,伴口苦咽干、小便黄赤;火毒炽盛者则肿物溃烂明显,出血较多,伴心烦易怒、大便干结;正虚邪恋者以肿物经久不愈,身体虚弱为主要特征。及时观察这些症状,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病情。